发布时间:2024-11-22 00:23:21 来源: sp20241122
新华社贵阳7月22日电(记者向定杰 周宣妮)价格一涨再涨、网店脱销断货、预约球场拼手速……近期羽毛球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一只小小的羽毛球,到底发生了什么?日前,记者来到全球重要的羽毛球生产基地——贵州省锦屏县走访了解。
地处苗岭侗乡的锦屏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因2017年引进了世界羽坛知名品牌亚狮龙,产业从此起步。如今,每天上万打、超过10万只羽毛球从这里“飞”向全球。
投资2.48亿元,占地153亩,解决就业513人……记者在厂房门口展板看到,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几年发展,去年产值已达3.4亿元,生产羽毛球超400多万打,出口总额近900万美元,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统计过,全球大约每十只羽毛球,就有一只产自这里。”该公司生产经理胡兵说,当前羽毛球供不应求,一出来货就被订完了,所以他们也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今年上半年,工厂生产羽毛球达230多万打,产值达1.85亿元,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左右。
“注重健康,喜欢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去年我们看到整个羽毛球生产的行情,所以提前增加了设备和人员。”胡兵解释产量、产值增长的原因时说。此外,他认为,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也使得水涨船高,让产品多次提价。
“这种影响小厂感受更明显,对大厂来说,挑战有,机遇也存在。”胡兵表示,大厂在管理精细化和节省物料上可能会做得更好一些。比如今年他们一方面扩大产能,另一方面从工艺上着手,在内部抓节约,减少原材料浪费,其目的就是想把羽毛球的价格降下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据了解,一只羽毛球要用16片刀翎毛,而一只鹅只有14片这样的羽毛。如果亚狮龙锦屏工厂24小时不停地满负荷生产,一天需要20万只鹅的刀翎毛。因此,这里大量的原材料还是从安徽、河南等地采购。
在生产车间参观时,记者看到,工厂内设有洗毛、晒毛、排毛、插头、烘干、滴胶等车间,一个成品羽毛球的生产工序多达38道。绝大多数工人以当地女性为主,她们在不同岗位上,与机器紧密协作,保证着羽毛球的质量。
繁忙的景象还出现在隔壁的贵州大桐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我们的新厂区这个月初才正式投产。”企业负责人张伟平说,相比原厂房,搬迁后其产能翻了一倍,目前91名工人每天能生产4500打羽毛球。
“我们主要是生产高端羽毛球,新生产线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品质更高,价格相对来说也要高一点,其中80%的产品都是出口,主要销往马来西亚、英国。”张伟平说。
因为羽毛球价高、抢手等因素,当前,市场上尼龙球、塑料球等产品销量也有所增长。“目前也有很多人造的羽毛球在市场上卖,有的也不错,但是跟天然羽毛球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受访人员说,除了是否耐打以外,还反映在手感、飞行速度等方面,对打惯了传统羽毛球的人或者专业选手来讲,体验感还是有差距的。未来人造球能否实现“平替”,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验证。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