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高原生灵的欢歌

发布时间:2024-12-01 00:41:12 来源: sp20241201

  导读

  近年来,我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守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各类野生动物得到悉心呵护,绝大多数保护物种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明显,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指出,西藏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72种,其中雪豹、野牦牛、藏羚羊、黑颈鹤、滇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52种,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居全国之首。

  用心守护“高原仙子”

  记者 卢文静 刘斯宇

  在拉萨市林周县,走进雅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让这里成为黑颈鹤越冬的天选之地。

  黑颈鹤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繁殖在高原的鹤类,素有“高原仙子”“鸟类大熊猫”的美誉。

  “成为黑颈鹤巡护员,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以此为荣。”60岁的旦增是林周县的一名黑颈鹤巡护员,这些年,他一直默默守护着黑颈鹤,与这群“高原仙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成群的黑颈鹤会在林周县澎波河流域过冬,这是旦增最为忙碌的时期。“每年到了这个时段,我都会提前做好准备,每天盼着黑颈鹤回家,看到它们回来过冬就会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分享给大家。次年3月黑颈鹤北飞,我感觉就像亲人外出,盼着来年它们再回来。”旦增说。

  “为了更好地对黑颈鹤进行保护,我们会在黑颈鹤越冬期间进行专门巡护,清除潜在隐患、杜绝偷猎行为,时刻关注和掌握自然保护区新动态。”林周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林周县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受伤野生动物的救护,生物多样性在林周大地生动体现。

  同时,林周县林草局在雅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周段)内设立了10处黑颈鹤投食点,由保护区专职巡护员通过人工投食的方式,每年投食2万多斤青稞、小麦,确保黑颈鹤越冬食物充足。

  据了解,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林周县卡孜水库和虎头山水库,是雅江中游河谷地区黑颈鹤分布数量最为集中的保护区,最大的黑颈鹤群落有400至500只左右。调查显示,拉萨市黑颈鹤总数为3600余只,而林周县就有2200余只。除黑颈鹤之外,林周县内栖息的野生动物还有白唇鹿、雪豹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中黑颈鹤数量最多。

  如果说,林周县是黑颈鹤越冬的终点,那当雄县阿热湿地则是大部分北上的黑颈鹤往返迁徙的中转站。作为拉萨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湿地,阿热湿地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孕育着黑颈鹤、赤麻鸭、斑头雁、棕头鸥等众多珍稀水禽鸟兽和香柏、蔷薇等湿地植物,黑颈鹤们在这里中转休息,养精蓄锐后再次踏上迁徙之途。

  2023年10月,尼玛顿珠在例行巡查中发现一只左侧翅膀受伤的黑颈鹤无法飞翔,便将其带回救护站,为其取名“次罗”。尼玛顿珠将其带回家中,开始了为期五个月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黑颈鹤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随着迁徙季节的临近,尼玛顿珠决定将其放回自然栖息地,让它自由飞翔于广阔天地。

  放归当天,尼玛顿珠的妻子为黑颈鹤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为即将迁徙的“高原仙子”积蓄能量。尼玛顿珠轻柔地抱着它,生怕任何粗鲁的动作会吓到或伤害到它。一切准备就绪后,尼玛顿珠与当雄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前往阿热湿地,小心翼翼地放开手,让黑颈鹤重新展开翅膀、抖擞羽毛、回归自然。

  这不是尼玛顿珠救助的第一只黑颈鹤。2009年,34岁的尼玛顿珠成为当雄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员,他一直将黑颈鹤当成自己的孩子般守护。黑颈鹤在阿热湿地停留栖息期间,尼玛顿珠和同事们每天除了用远程设备观察黑颈鹤的迁徙动向外,还需要在海拔4000多米的湿地徒步巡护。他们会第一时间对受伤的黑颈鹤进行治疗和照料,并协助康复的黑颈鹤重返自然。

  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珍稀动物保护力度。仅在当雄县,和尼玛顿珠一样的守护者就有571人。通过野生动物摸底调查,当雄县确认了8种国家和自治区级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国家和自治区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全力救助野生动物

  记者 温凯 永青

  2022年1月,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革吉县龙热管理站管护员成功救助了一只脱离母牛的小野牦牛,并送往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两年来,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野牦牛茁壮成长。

  2023年11月,革吉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又成功救助一头小金丝野牦牛,同样得到了悉心呵护。

  今年7月,阿里地区林草局、革吉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邀请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对这两头小野牦牛进行了放生前的健康评估,经专家组评估达到了放回大自然的条件。

  为更好监测野牦牛放归后的生存状况,工作人员为其佩戴了先进的GPS定位装置,有助于及时掌握野牦牛的活动范围、迁徙路线等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和保护野牦牛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8月5日,革吉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组成工作组,前往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期选定的点位开展放生活动,在大家的见证下,两只野牦牛被放归到它们熟悉的大自然中。

  “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具体举措,更是野生动物救助工作的成效展示。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动群众、凝聚各方力量,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野生动植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革吉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阿里地区共有包括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15个自然保护区,拥有雪豹、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西藏盘羊、黑颈鹤等1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里片区共建设37个管理站,组建37支管护队伍,共有390名管护员。近年来,阿里地区各级林草局通过群众报案、站点巡护以及巡护途中发现多起野生动物受伤事件,成功救助多只野生动物,每年平均救护、放生野生动物50多只(头)。

  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近五年来,阿里地区野牦牛种群由原来的1.8万头增长到2.5万余头,金丝野牦牛由原来的220头增长到300余头,藏羚羊由原来的8万余只增长到12万余只,藏野驴由原来的2万余头增长到5万余头,雪豹、岩羊、黑颈鹤、棕熊等野生动物种群恢复性增长得到明显提高。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记者 丹增平措

  近年来,山南市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多措并举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联席机制,着力维护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山南日益绚丽。

  山南市积极营造社会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依托“爱鸟周”“湿地日”等各类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61场次。同时,着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山南市林草局结合本领域实际情况制定印发《山南市林长办林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实施方案》《山南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机制》,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联合山南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山南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网盾行动”4次、“清风行动”4次、联合执法5次,监督检查商户62家,共查办案件1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名。

  为切实强化野生动物巡护工作,山南市充分发挥林长作用,全面运行林长巡护制度,持续加大野生动物巡护频次,充分发挥野生动物监测员作用,加大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巡护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共开展巡护4.98万余次,开展市级巡护督查67次、分级巡查42次。同时,着眼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建立完善“线索提供—信息确认—实施救助”救助机制和野生动物救助台账,为被救助的野生动物建档立册,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全市范围救助马鹿、岩羊、斑头雁、棕熊、秃鹫、黑颈鹤等共73只(头)野生动物。

  此外,山南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入315.96万余元用于开展2024年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坚持规划引领,针对珍稀野生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环境优势,制定《西藏桑日县级马鹿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山南市羊卓雍错保护条例》,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错那拿日雍错国家湿地公园、桑日马鹿县级自然保护区等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为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