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8:32:10 来源: sp20241130
央视网消息:3月31日,《新闻联播》报道了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各地重大工程建设,以及生态保护、春耕等领域取得的新成绩、新成果,各行各业奋力拼搏,汇聚成向上的蓬勃力量,绘就出中国经济万千气象。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扩张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月31日)公布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景气水平明显提升,非制造业继续加快扩张。
50.8%!在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10个,制造业景气面明显扩大。
3月份,随着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市场活跃度提升,制造业新动能领域增长较快。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分别为53.9%、51.6%,较上月分别上升3.1和2.1个百分点。从企业类型来看,不同规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大、中、小型企业采购经理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尤其是小型企业近12个月内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随着稳经济、扩内需、稳外贸政策稳定发力,反映市场需求的两项指数均有较大幅度回升,尤其是新出口订单指数在连续11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另外,从非制造业来看,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回升。从行业看,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批发、铁路运输、货币金融服务等服务行业经营活动较为活跃,业务总量增长较快。
各地重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眼下,各地重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31日,跨越广西邕江东西两岸的六律邕江特大桥顺利合龙,大桥主桥全长622米,它的合龙标志着南深高铁南宁至玉林段线下工程全面竣工。南玉段预计在今年开通运营,两地铁路通行时间将从现在最快1小时44分钟缩短至50分钟左右。
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沿海通道正加紧建设。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控制性节点工程――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南、北两个主塔基日前首次浇筑完成,基础施工取得重要进展。漳汕高铁广东段饶平南站特大桥开工建设,漳汕高铁进入全面开工阶段。
与此同时,一批公路建设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作为四川、云南两省之间“沿江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川滇金沙江特大桥钢桁梁架设工作日前全面展开。大桥横跨白鹤滩水电站库区,预计将在2025年建成通车。
在贵州六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线形临时施工便道也在抓紧进行。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桥面距离峡谷水面垂直高度将达625米。施工便道每条净宽4米,承重近220吨,能够保证大桥主缆索的架设安全。
在我国“西电东送”重要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的工地,千余名建设者奋战一线、加紧施工,工程计划在2025年6月全部建成投运。在新疆,全疆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储一体化项目——哈密十三间房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首台风机日前成功并网发电,项目横跨哈密、吐鲁番两地,完成了绿电上网。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3月3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广东东莞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为5年9个月。
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二期工程将在目前已建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基础上增设科研设备,将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
据介绍,二期工程建成后,装置在同等时间内能产生更多中子,不仅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还能使实验分辨率更高,能够测量更小的样品、研究更快的动态过程,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实验精度和效率都将显著提高,能够为探索科学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
“北上潮”持续火热 深圳多个口岸入境客流创历史新高
随着香港公共假期和清明节假期到来,粤港两地旅游、探亲、祭祖人员往来频繁,深圳皇岗、福田等口岸出入境客流持续攀升。
此次香港公共假期首日,经福田口岸入境达的旅客15.56万人次,以返乡祭祖为主。预计此次香港公共假期期间,出入境客流还将持续攀升,对此相关部门已经组织人员做好了准备工作,维护通关秩序,保障旅客安全。
最近,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也迎来进境车流高峰,29日,港珠澳大桥单日客车进境通关量达1.04万辆次,再创新高。
海南自贸港船舶通航管理新规明起施行
《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通航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旨在规范海南自由贸易港海上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的秩序,促进海上交通安全与预防船舶走私协同管控,便利船舶进出自由贸易港,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抓好春耕备耕 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当前,全国春耕备耕有序展开,各地抢抓农时、综合施策,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眼下,各地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位于吉林省黑土地核心区的辽源,正对农田进行沟渠整治、岸坡防护、机耕路施工等建设,提升机械化耕作水平。2024年,吉林省预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辽宁今年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力度,助力春耕备耕。在台安县的农业合作社,大家正忙着对农机设备进行检查,同时,当地还对农机手提前进行培训,确保农机手熟练作业。
做好春耕备耕,各地积极稳面积、提单产。针对丘陵地带田块面积小、坡度大的情况,湖北配备装有北斗智能检测终端的激光平地机,精准调整角度,铲去高地、填平洼地,提升农田管理效率。贵州积极推广运用山地农机,不断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模式,力争主要农作物农机器率达到50%。
各地冬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山西芮城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农业设备,助力麦田春管。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农事作业精准化、标准化程度大力提升。河南鹤壁通过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的灌溉技术,促进农田灌溉用水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目前,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经超过137万亩。
当前,南方早稻育秧进入高峰期。在江西余江的育秧中心,机械化育秧流水线加紧作业,一条生产线一个小时就能育秧2400盘。工厂化育秧降低了秧苗的病虫害,保障了秧苗的存活率,为实现水稻高产提供了有效保障。目前,江西早稻集中育秧已经超过1000万亩。
候鸟迁徙进入高峰期 科技助力保护研究
眼下,南方越冬的候鸟陆续开启北迁之旅。各地不断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完善生态保护举措,让候鸟的迁徙之旅、繁衍生息更加顺利。
在江西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迁徙进入高峰期,每天都有数万只包括天鹅、灰雁、白鹤等候鸟北迁。工作人员通过AI识鸟系统可以密切关注候鸟数量、种群变化的数据,帮助科研人员作出有效科学研判。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驿站。这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这几天,工作人员通过AI鸟类智能监测模块,观测到黑嘴鸥从白色夏羽换成了黑色的繁殖羽,这也是它们北迁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
在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在这里迁徙、越冬、繁殖的各类候鸟达数百万只。为了给候鸟提供更好的栖息繁育环境,保护区建起了65个湿地水鸟栖息繁殖岛,可以满足不同鸟类对浅滩、浅水、深水的需求。在天津七里海湿地,此次迁徙季已有超过20万只各类候鸟途经这里。工作人员为东方白鹳搭建起人工鸟巢,并构建起远程监控系统,帮助它们在此栖息繁衍。
沪苏浙《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通过
近日,沪苏浙一市两省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5月1日起三地同步施行。《条例》对示范区内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江南水乡文化、公共服务等跨区域协同制度,作出全方位、多维度的规定。(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