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8:21:28 来源: sp20241221
【读经典 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创造的关系,历来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关注。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人民性思想,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与英雄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不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马克思看来,“绝对的批判”的思辨哲学之所以“使自己出丑”,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思想并不是代表群众的利益,而是“高高地超越于事物的现状和现实的人之上”的思想。为了消解鲍威尔等把“精神”和“群众”相对立的这种漫画式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换言之,历史上的任何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离开群众活动的思想都仅仅是一种“醉醺醺的思辨”。因此,思想的本质是群众的活动。一方面,一切思想都来自群众的创造。“绝对的批判”正是因为把思想理解为“代表积极精神的少数杰出人物”的思想,而忽视甚至否定群众的“利益”,所以才不能“彻底的说服”群众,从而导致理论的失败;另一方面,思想作为一种观念若想得到实现,并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所代表的意图和目标,进而转化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文化主体的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从根本上回答了文化的来源问题,即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文化的真正主体。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正是坚持这一理念,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理论智慧,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总结文化发展经验、创新文化发展理论,促使新时代文化建设蓬勃发展,进而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在亿万人民的壮阔实践中,中华民族在文化自信中挺起精神脊梁,“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文化的人民属性,文化才能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力量。
依靠群众的主动精神实现“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剧中人”,更是思想文化的“剧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的观点,阐明了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创造中具有历史主动性。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群众的历史主动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推动着历史的变革发展。对此,马克思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指出:“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马克思对“巴黎人”的讴歌,客观呈现出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历史主动性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造进而建立新政权的事实。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种精神生产,在本质上是人的脑力劳动的结果。但精神生产不是独立的,它源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并且“随着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劳动之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换言之,文化的创新发展是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展开的,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文化就不能实现进步。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态,才能实现“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而“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正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文化发展凝心聚力。无论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充分尊重、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等,谱写了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毛泽东同志提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他提倡文艺工作者要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创作属于“大众”的文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群众的实践创造,代表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必须把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把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依靠群众的主动精神推进文化的创新创造,为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注入“文化养料”。
(作者:白启鹏,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