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1:13:11 来源: sp20250101
新华社香港6月23日电 题:书画传“情”,跨越古今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黄茜恬
香港艺术馆虚白斋馆馆长麦詠雯没想到,因为在展览主题中提炼了一个“情”字,就让传统中国书画作品穿越了悠远的岁月,博得了现代都市人的共鸣。
这个从2023年3月开始的展览,名叫“情书——跨越虚白时空的不朽情怀”,观众至今依然络绎不绝。
这是6月12日在香港艺术馆“情书——跨越虚白时空的不朽情怀”展览上拍摄的刘作筹的雕像。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每件作品都是一封“情书”
展览的主题宣传画,采用了清代画家陈崇光的《寒江送远图》:这是一幅友人在河岸渡口相送的清冷画卷,人们很容易就被画面中的离愁别绪所感染。
“情书”中的“情”,不仅是爱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60多幅展品中,透过画家马守真的《翠竹游览图》和张海若的小楷扇面《洛神赋》,人们能看到动人的爱情故事;张大千的《赤壁夜游图》和张善孖的《猛虎图》,浓浓的手足之情跃然纸上;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与两个儿子文彭、文嘉的作品同框,让人体味父子情深;清代画家金农与罗聘的作品背后,则是深厚的师生情缘。
6月12日,观众在香港艺术馆观看展览“情书——跨越虚白时空的不朽情怀”。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整个展览不仅是中国文人生活情调的展示,更让人看到民族危难时的家国情怀:董其昌的行书长卷《大唐中兴颂》与叶恭绰的行楷书条幅《正气歌》,让观众很容易感受到使命感。
对于解说词的设计,策展团队成员颇费心思,将每份作品的内容介绍控制在150字以内,同时希望让不太懂中国书画的观众,也能看懂这些介绍。
“我们只讲内在的情感,讲作品跟现在人的联系,让每个人直接走进艺术家的感情世界。”麦詠雯说。
为了让观众更深切体会展品中的情感世界,艺术馆还邀请香港艺术家曾建华设计了投影装置“寒江”,用多媒体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书画作品创作时代的悲欢离合和治乱兴衰。
6月12日,观众在香港艺术馆观看展览“情书——跨越虚白时空的不朽情怀”。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情”是艺术创作的本源
“情书”展中的60多幅作品,是从香港艺术馆虚白斋收藏的600多件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书画收藏家刘作筹曾是虚白斋的主人。1949年,刘作筹来到香港工作,看见不少中国文物经香港流散海外,他开始有系统地收藏这些珍贵文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的中国书画珍藏越来越丰富。
1989年,刘作筹将毕生收藏无偿捐赠给香港艺术馆。香港艺术馆设立永久的“虚白斋藏中国书画馆”,长期展出这些藏品。但在麦詠雯的记忆中,虚白斋的藏品虽然很有名,但此前年轻观众很少,即便走进来,往往也是看几眼就出去了。
如何从传统的艺术作品中,找到让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共鸣的东西,麦詠雯绞尽脑汁。最后他们选择以“情”作为切入口,“以情动人”。
“最初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和创意,后来我们就看不同画家的生平,‘情’是艺术家创作的本源。即使是山水画,看上去好像是很平静的,其实后面有很多的情感故事,这就是我们想让观众感受的。”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当麦詠雯看到想法最终变成现实时,她非常激动。展览第一期结束后,艺术馆在参观展览的观众中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456名受访者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竟然超过60%,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太有成就感了。我们常常悄悄走进展馆,跟在观众后面观察他们怎么看这个展览,他们看得懂的时候,我们也感到很高兴。听到他们热烈讨论展览的内容,我们觉得非常自豪。”
6月12日,观众在香港艺术馆观看展览“情书——跨越虚白时空的不朽情怀”。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找到共鸣点
记者问及对这个展览的满意度时,麦詠雯兴奋地说:“98分。”
“我们的宗旨就是要让艺术联系生活。”麦詠雯认为,一件书画作品不论多么出名,或是被称赞得多么好,如果观众无法产生共鸣,就不会喜欢上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找一些可以把大家联系起来的东西”。
“‘情书’展里,我们找到了‘情’。因为无论古今,都有‘情’的元素在我们的生命里。未来各种展览,我们也都将去挖掘出共鸣的东西带给观众。”麦詠雯说。
过去10多年来,麦詠雯一直在香港艺术馆从事中国艺术品的策展工作,让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感受中国文物的魅力。“情书”展打动年轻人,其实也是多年来艺术馆积极走进社区和学校的结果。
6月12日,观众在“情书——跨越虚白时空的不朽情怀”展馆外留影。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2015年,时任艺术馆历史绘画助理馆长的麦詠雯参与制定了“艺术馆出动”的计划,将货车改装成“流动艺术馆”,让艺术品走入中小学和社区,培养青少年对艺术的欣赏力。
“之前我们跟不同的中小学老师谈过,他们说中国文物这部分是最难教的。这个项目做了3年时间,给了他们很多的帮助。”
“情书”展最后,麦詠雯为每名观众准备了一封印刷精美的情书,其中包含刘作筹在虚白斋开馆时的一段讲话:“窃以为置前贤名迹,亲闭自娱,不若献诸公藏,重赏同乐……亦盼可借之弘扬中国文化艺术……”
麦詠雯说,这段话激励她和团队成员将虚白斋的文物以更好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责编:刘洁妍、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