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4:13:50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社 南昌2月21日电 题:黄埔一期王连庆之子:希望黄埔后人是“火种” 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作者 朱莹 姜涛
“天下‘黄埔’是一家,黄埔军校铸就了黄埔后辈追求统一的精神底色。”黄埔军校一期学生王连庆之子王洪新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表示,黄埔军校后人的父辈们都在一起浴血奋战过,黄埔情缘是天然的、割不断的,“希望黄埔后人是‘火种’,努力推动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成为历代黄埔将士的精神支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被誉为“将帅摇篮”。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王连庆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抗战时期曾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94师师长、85师师长、第14军副军长等,参加过中条山战役、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及豫湘桂会战等,1949年8月27日随邓召荫等十一人发表相关起义声明,1950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王洪新回忆说,父亲王连庆在他13岁时过世,每次“长篇大论”地讲故事都和“黄埔”有关。其中,父亲陪同卫立煌(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去延安资助中国共产党抗日的事件让他记忆深刻。
“我父亲的部队原来长期驻在河南渑池,通过渑池渡过黄河的时候,经彭德怀介绍,父亲秘密陪同卫立煌去过延安。”王洪新称,当时父亲带了一些枪支弹药、资金,资助共产党抗日。
王洪新说,“七七事变”不久后,父亲王连庆随卫立煌,开赴北平(今北京)西郊抗日,“父亲没有留下什么东西,仅有一条毛毯见证往昔岁月”。
据介绍,从云南保山保卫战开始,毛毯伴随着王连庆爬雪山、渡江河、淌水沟、过草地,经历了艰苦的抗战年代。如今,这条毛毯被王洪新捐赠给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经过广州市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相关程序,确定为三级文物。这也是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次征集到黄埔一期生使用过的物品。
这些年,王洪新一直在搜集整理父亲的“黄埔记忆”。王洪新回忆说,父亲每每讲到黄埔军校都很动情,“父亲说,‘黄埔’的人不怕死,永远冲在前线,黄埔同学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抗敌,用鲜血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王洪新说,父亲和当时那批青年为了救国救民奔赴黄埔,同生共死,后来因政治理念不同,有些人成了对手,但黄埔情缘是天然的、割不断的,“父亲被国务院分配来到江西后,一直在江西省政府参事室工作,除了主要参与整理撰写民国史回忆录外,还为海峡前线广播大量撰稿,把大陆发展的情况,向赴台湾的旧部介绍。”
王洪新在家人的影响下爱好集邮已有60余年,曾经通过接待台湾集邮代表团,参与过两岸同办集邮展等活动。在此期间,王洪新也认识了很多黄埔后人,如今他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与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的成员交流。
“黄埔的后代都能够从父辈的身上汲取很多精神营养,黄埔军校建校百年,后辈要弘扬黄埔精神,寻求‘共通点’,助力海峡两岸更好地交流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王洪新称。(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