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7:14:44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陕西宜川10月24日电 题:陕西宜川“悬崖造林队” 从车拉人背到无人机送苗
记者 张远
“通过这台载重60公斤的无人机,一至两分钟就可将树苗送达栽种位置。”造林队的无人机操作员彭传辉告诉 中新网 记者,今年开始,宜川县“悬崖造林队”使用无人机帮助造林,极大提升了造林效率。
图为无人机运树苗。张远 摄宜川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中段,是延安的东南门户,黄河流经66公里,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就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处。宜川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川塬沟壑区,黄河沿岸纵深五公里区域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属土石山区薄弱地带。
为扭转生态,宜川县造林队于2004年正式成立,队伍有30多人。20年来,队员们常年奋战在黄河沿岸,累计栽树4万余亩、280余万株,其中有1万多亩种在水土极易流失的悬崖陡坡区域。
自成立以来,造林队持续在宜川北部旱塬上种树,但悬崖上还光秃秃一片。2012年,当地要攻克悬崖造林难题,队长王永红主动请缨,带领队员们开始了悬崖造林。那时起,这支造林队就被称为“悬崖造林队”。
队员在悬崖造林资料图。宜川县林业局供图今年已年近五旬的王永红脸庞黝黑、双手粗糙。“黄河西岸是悬崖峭壁,有些地方坡度很大,甚至直上直下,我们就用绳子拴牢自己,吊在悬崖上种树。”王永红告诉记者,在特别高的地方,都不敢往下看。
为提高树苗成活率,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指导下,造林队使用了石坑客土的方式种树。“石坑就是用石头垒起树坑,客土是就近取土埋树根。”王永红解释,这一方法使得树苗成活率大大增加。
图为无人机运送物料。张远 摄“爬崖造林,难着呐!没有坑、造坑,没有土、背土,没有水,运水。”王永红感叹,运输车到不了的地方,队员们就肩扛背驮,忍着酸枣刺刮出的道道血口子,爬坡过坎。
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造林队常年奔波的山峁间,如今已是满目苍翠。从2009年开始,造林队已经陆陆续续完成大约13公里的黄河沿岸山坡绿化工作,覆盖面积达到了3.7万亩。
今年以来,造林队用上了无人机。往常需要40分钟运送的水、土、苗,现在3分钟就可以打个来回。“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都大大压缩,省时省力。有些不好上去的山崖,无人机更是堪称‘神器’。”王永红称,队员们用对讲机与无人机操作手沟通后就能迅速接收到物料,效率、安全性都有很大提升。
“有了无人机的‘加持’,悬崖种树当然更轻松,但不服输、不气馁、不放弃,誓将黄土变青山决心不能变。”王永红说,毕竟最后一步栽树的是人。
如今,王永红造林队成员遍布黄河沿岸各个村庄,人数达200人。
据宜川县林业局局长袁国荣介绍,1999年以来,宜川累计营造林221.87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59.6%。未来,宜川计划继续向南扩展,实现更广泛的绿化覆盖。”(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