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3:52:33 来源: sp20241123
“飞最好的飞机,打最硬的仗”
——记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
新年伊始,华东某军用机场晨雾缭绕,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一场红蓝空战对抗演练打响。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数架歼-20战机加力起飞,穿云破雾,赶赴目标空域。
天空中,战机尾迹交错缠绕,攻防态势几度转换。大队飞行员密切配合,灵活运用战术战法,不断抢占有利阵位,向蓝方发起攻击,最终取得了对抗的胜利。
参加此次演练的飞行一大队战功卓著,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它组建于1950年10月,在首任大队长王海的带领下,先后两次飞赴抗美援朝战场,参加空战8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涌现出了一批战斗英雄。
70多年来,“王海大队”靠信仰、靠学习、靠实力、靠血性战胜了一个个敌人,常态遂行多项重要任务,在斗智斗勇、抗强制强中当先锋打头阵。
“新时代的‘王海大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优秀代表,是勇于担当强军重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空中利剑。”大队所在旅政委说。
“我们‘王海大队’,决不允许有孬种”
1951年10月,组建刚满一年、飞行员人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小时的一大队,开赴抗美援朝战场,面对数倍于己的敌机和空战经验丰富的强敌,他们凭借“空中拼刺刀”的血性胆气,在朝鲜上空创下“15∶0”的辉煌战绩,打出了“王海大队”的威名。如今,大队长王海驾驶过的米格-15原型机停放在营区内,机身上喷涂了9颗象征着战绩的鲜红五角星。
“抗美援朝时期,大队飞行员人人是刀锋、人人有战功,每架战机上都刻有代表击落、击伤敌机的红星。老英雄王海多次表示,自己所带的大队里没有一个孬种。”前不久,“王海大队”杨俊成在米格战机前,为刚来大队的新飞行员讲述前辈的战斗故事,“当年,王海率领机群大破‘罗圈阵’,击落5架敌机,其余60多架被打得四散逃离;驾驶僚机的焦景文,在长机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飞机挡炮弹……”
随后,新飞行员前往荣誉室参观,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条条空战航迹,见证着大队70多年的发展历程,每当新飞行员入列、重大任务出征等时刻,大队飞行员都会来到这里接受洗礼,汲取力量。
多年前,还是新飞行员的杨俊成,同样被前辈视死如归、不惧强敌的大无畏精神震撼,在这里下定为大队争取新的荣誉的决心。后来,杨俊成沿着前辈的足迹,在“王海大队”快速成长,和战友出色完成比武竞赛、演习演练等多项重大任务,包含任务名称、所获成绩和参训飞行员姓名的纪念标牌,已经铺满荣誉室的一整面墙。
“当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荣誉室里,李德兵为新战友讲述他与外军机对峙的经历。
那一次,外军机不顾我方多次警告,向我领空抵近。李德兵指挥空中编队,立即展开战斗队形,自己驾驶战机迎头对向外军机,两架高速飞行的战机临近相撞时,对方急转掉头。李德兵说:“我们拼到最后,拼的就是一口气。”
近年来,“王海大队”飞行员飞越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巡航台岛,在空军重大演习比武中,12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夺得“金飞镖”,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参观学习接近尾声,杨俊成在荣誉室王海大队长的雕像前,勉励新入队战友:“我们‘王海大队’,决不允许有孬种!”
“祖国把最新战机交给我们,必须尽快把它飞好”
“要学的太多,要研究的太多,要复盘总结的太多,这些都是雷打不动必须做的。”严毅恒刚加入“王海大队”时,一时难以适应这里快节奏的学习,成千上万的飞参数据、摞得厚厚的作战资料、接踵而至的攻关课题,让他感到时间不够用。战友总是步履匆匆,不是在训练就是在搞研究,深夜的学习室经常灯火通明,严毅恒直呼“这个大队太卷了”。
从大队组建开始,他们一直秉承“学以致胜”的理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这群几乎没有空战经验的年轻飞行员,凭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败了强大敌人。首任大队长王海在回忆录中写道:“刚刚装备米格-15飞机,大家都不熟悉,战术战法也不了解;为了战斗的胜利,大家学习完就上飞机,下了飞机就研究,晚上熄了灯,还有同志站在凳子上,利用走廊灯光学航理。”
时间一天天过去,严毅恒越来越深地融入大队,明白了“打败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比敌人更快更好学习”这个道理,也与战友“卷”了起来。
严毅恒还把带飞教员王立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多次尝试着战胜这位空军“金头盔”和“金飞镖”双料得主。后来的训练中,他在王立传授的战术打法基础上,深度研究进攻窗口、脱离时机等关键环节,逐渐能够在空中与王立打个平手。
那年,“王海大队”整建制率先换装歼-20战机,大家夜以继日地学习,生怕自己跟不上节奏。针对飞机信息化程度高、体系构成复杂的情况,大队引入工程化精准化训练模式,逐步对歼-20作战使用进行理解、分析和解构。有的飞行员积累了7本厚厚的“飞行宝典”帮助后续改装飞行员缩短成长周期,有的飞行员结合自己多年实弹打靶经验成功破解导弹作战运用难题……最终,“王海大队”的歼-20战机,在极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2020年,“王海大队”陈鑫浩参加空军组织的重大演习。在一次大机群空战中,面对来自不同方向、数倍于己的“敌机”拦截,陈鑫浩与战友灵活协同,以“零损伤”代价击落大量“敌机”。
这名年轻的歼-20飞行员说:“祖国把最新战机交给我们,必须尽快把它飞好。”
70多年来,靠着“学以致胜”精神,大队先后5次在空军率先换装最新战机,作为开路先锋走在空军战斗力建设前沿。大队人才辈出,凭借强大的学习力,李德兵精研战法、人机合一,夺得空军首届“金头盔”,改装歼-20战机后他第二次夺得“金头盔”;王磊苦学打赢本领,一次次向飞行极限发起挑战,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汤书杳深钻细研弹药装备,成为当时空军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
2021年,“王海大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飞行庆祝表演任务,最后一次实兵预演时,机场上空电闪雷鸣、大雨瓢泼,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大队飞行员按照计划,如期起飞,在恶劣气象条件下,高标准完成预演。
7月1日,15架歼-20战机组成3个5机楔队呼啸入场,米秒不差飞越天安门上空,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每次升空,打胜仗是我们的唯一目标”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你已进入中国防空识别区,通报你的国际识别码和飞行目的。”一次,不明身份的外军机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大队飞行员紧急驾驶战机升空应对。
“身后是祖国领空,我们绝对不能后退。”面对外军机的不断挑衅,杨俊成与战友凭着过硬技战术水平,始终占据有利态势,与其展开激烈较量,最终将其逼退。
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王海大队”从这一天起执行常态化警巡任务。他们对进入识别区的外军机及时识别、判明类别、全程监视,对异常和不明空情采取相应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杨俊成说:“我们随时准备升空,只要战斗警报响起,拎起头盔就能上。”
在战争年代,大队飞行员“闻战则喜”,期待着迎战敌机,为使命和荣誉而战。在和平年代,凡是有急难险重任务,大家争先恐后报名,把每一次任务当成战斗,练强自己的本领。
“每次升空,打胜仗是我们的唯一目标。”“王海大队”李朋说。
某次体系对抗演习中,执行空战任务的李朋,在到达退出时间、满足返航油量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策略,坚守在自己负责的空域,布置己方兵力、制订加油策略、处理空中威胁,与战友顶住了对方一次次的进攻。那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敌人’进入我们空域。”
数小时后,李朋和战友取得了这次演习的胜利,他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实现了在空作战时间新突破,创造了当时纪录,获空军“首创奖”。
“飞最好的飞机,打最硬的仗。”改装歼-20战机以后,李朋与战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英雄基因,传承在“王海大队”年轻一代飞行员的血脉中。
李朋说:“如果战争来临,我们一定会像前辈那样,坚决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迟玉光 朱峰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2月06日 01 版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