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6:07:48 来源: sp20241123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天,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充分发挥人才对我国发展的支撑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造人才“孵化器”,优化人才成长生态。“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科技人才要在科技创新第一线成长起来,成长周期较长。如果懒于松土、疏于施肥、急于收获,就会违背人才成长客观规律,难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这对人才成长十分不利。高校要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生态,更好打造人才“孵化器”。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扎根祖国大地,对标世界一流,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坚持引育并举,构建定位清晰、层次合理、衔接有序的人才引育体系,分层分类构筑人才梯队,吸引更多人才来成就梦想。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优化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创新环境。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等各级重大平台,为人才“搭台子”“架梯子”“引路子”,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和潜力,让人才在宽松开放的沃土中脱颖而出。
建立“多元化”标准,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四唯’现象仍然严重,人才‘帽子’满天飞,滋长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如果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等,就难以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高校要坚持“多元化”与“精准化”兼顾,针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制定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完善符合人才特点的分类评价体系。比如,可健全教师队伍、科研队伍等不同职称晋升体系,精准推进教学科研并重型和教学为主型、基础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教学实验型和科研实验型分类评价体系。此外,要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改变学术成果“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比如,基础前沿研究评价要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评价要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要突出市场导向,等等。
坚持“一盘棋”推进,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对科技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来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至关重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通过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能够打通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协同科研攻关的堵点,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从而为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高校可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开展大科研、产出大成果,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使用一批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面向国家战略布局和前沿方向,加速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群建设,形成以顶尖人才为战略支点的雁阵格局,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0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